中藥炮制工模擬題
一、單項選擇題
1. 中藥炮制的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項( )
A. 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
B. 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性能
C. 便于調劑和制劑
D. 增加藥材的來源
答案:D
2. 下列哪種炮制方法屬于水火共制( )
A. 炒法
B. 炙法
C. 蒸法
D. 煅法
答案:C
3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消食健脾作用的是( )
A. 山楂炒焦
B. 麥芽炒黃
C. 神曲炒炭
D. 萊菔子生用
答案:A
4. 一般來說,質地堅硬的礦物類、貝殼類藥材,在炮制時常用的方法是( )
A. 煅法
B. 淬法
C. 水飛法
D. 煨法
答案:A
5. 以下哪種藥物炮制時常用酒炙法( )
A. 黃連
B. 厚樸
C. 蒼術
D. 麻黃
答案:A
6. 中藥炮制中,炒黃的主要目的不包括( )
A. 增強療效
B. 緩和藥性
C. 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
D. 矯臭矯味
答案:D
7. 能引藥上行,增強活血通絡作用的炮制輔料是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姜汁
答案:A
8. 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藥物是( )
A. 馬錢子砂燙
B. 蒼耳子生用
C. 川烏生用
D. 巴豆霜生用
答案:A
9. 下列關于炒炭的說法,正確的是( )
A. 炒炭時要將藥物炒至表面黑色,內部焦黃色
B. 炒炭主要是為了增強藥物的清熱瀉火作用
C. 所有藥物炒炭后都能增強止血作用
D. 炒炭時火力要小,以免藥物灰化
答案:A
10. 炮制對藥物化學成分的影響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( )
A. 有些成分可能會增加
B. 有些成分可能會減少
C. 成分的種類不會改變
D. 可能會生成新的成分
答案:C
11. 中藥炮制常用的液體輔料中,具有散瘀止痛、理氣止痛作用的是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蜂蜜
答案:B
12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不屬于凈選加工的范疇( )
A. 挑選
B. 篩選
C. 水選
D. 炒炭
答案:D
13. 采用蒸法炮制的藥物是( )
A. 地黃
B. 附子
C. 苦杏仁
D. 芒硝
答案:A
14. 炮制后可緩和峻下作用的藥物是( )
A. 大黃酒炙
B. 芫花醋炙
C. 甘遂醋炙
D. 商陸醋炙
答案:C
15. 能增強潤肺止咳作用的炮制方法是( )
A. 知母鹽炙
B. 紫菀蜜炙
C. 黃柏酒炙
D. 杜仲鹽炙
答案:B
16. 下列藥物中,炮制時常用砂燙法的是( )
A. 穿山甲
B. 水蛭
C. 蜈蚣
D. 全蝎
答案:A
17. 中藥炮制中,水飛法主要適用于( )
A. 質地堅硬的礦物類藥材
B. 質地疏松的植物類藥材
C. 有特殊氣味的動物類藥材
D. 毒性較大的藥物
答案:A
18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質地酥脆,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( )
A. 煅淬法
B. 煨法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A
19. 炮制后可改變藥物作用趨向,引藥入腎經的是( )
A. 酒炙
B. 醋炙
C. 鹽炙
D. 姜汁炙
答案:C
20. 下列關于中藥炮制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是根據中醫藥理論,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,以及調劑、制劑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
B. 炮制后的藥物在性味、功效、作用趨向等方面可能會發生改變
C. 中藥炮制的歷史悠久,方法多樣,但現代臨床已很少應用
D. 炮制的目的包括提高藥物的安全性、有效性等
答案:C
21. 能增強藥物疏肝理氣作用的炮制輔料是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姜汁
答案:B
22. 炮制后可降低藥物刺激性的是( )
A. 吳茱萸鹽炙
B. 白芥子炒黃
C. 蒼術麩炒
D. 苦杏仁燀制
答案:D
23. 以下哪種藥物炮制時常用蜜炙法( )
A. 麻黃
B. 黃芪
C. 石膏
D. 知母
答案:B
24. 采用煅淬法炮制的藥物是( )
A. 自然銅
B. 爐甘石
C. 磁石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25. 中藥炮制中,醋炙法的主要目的不包括( )
A. 引藥入肝,增強活血止痛作用
B. 降低毒性,緩和藥性
C. 矯臭矯味
D. 增強滋陰降火作用
答案:D
26. 下列藥物炮制后可增強固精止遺作用的是( )
A. 桑螵蛸鹽炙
B. 刺猬皮炒炭
C. 金櫻子去核
D. 芡實生用
答案:A
27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清熱燥濕作用的是( )
A. 黃連姜汁炙
B. 黃芩酒炙
C. 黃柏鹽炙
D. 苦參醋炙
答案:B
28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,同時又能降低藥物的毒性( )
A. 炒黃
B. 炒炭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C
29. 能增強藥物健脾和胃作用的炮制方法是( )
A. 白術麩炒
B. 山藥土炒
C. 白扁豆炒黃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30. 下列關于炒法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分為清炒法和加輔料炒法
B. 清炒法包括炒黃、炒焦、炒炭
C. 加輔料炒法常用的輔料有麩皮、米、土等
D. 炒法只適用于植物類藥物
答案:D
31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溫腎助陽作用的是( )
A. 淫羊藿羊脂炙
B. 杜仲鹽炙
C. 補骨脂鹽炙
D. 續斷酒炙
答案:A
32. 以下哪種藥物炮制時常用鹽水炙法( )
A. 知母
B. 紫蘇
C. 防風
D. 荊芥
答案:A
33. 中藥炮制中,蜜炙法的主要目的不包括( )
A. 增強潤肺止咳作用
B. 增強補脾益氣作用
C. 緩和藥性
D. 增強活血化瘀作用
答案:D
34. 采用煮法炮制的藥物是( )
A. 草烏
B. 巴豆
C. 蒼術
D. 檳榔
答案:A
35. 炮制后可降低藥物副作用的是( )
A. 遠志甘草水煮
B. 半夏姜制
C. 厚樸姜炙
D. 苦杏仁燀制
答案:A
36. 能增強藥物明目作用的炮制方法是( )
A. 決明子炒黃
B. 車前子鹽炙
C. 青葙子炒焦
D. 石決明煅淬
答案:B
37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的毒性成分發生改變,從而降低毒性( )
A. 炒黃
B. 炒炭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C
38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補血作用的是( )
A. 熟地黃炮制
B. 當歸酒炙
C. 白芍醋炙
D. 阿膠烊化
答案:A
39. 下列關于中藥炮制對藥物藥理作用影響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炮制可能會增強藥物的藥理作用
B. 炮制可能會減弱藥物的藥理作用
C. 炮制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影響是固定不變的
D. 不同的炮制方法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影響可能不同
答案:C
40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的氣味變淡,緩和藥性( )
A. 炒黃
B. 炒炭
C. 蒸法
D. 燀制
答案:A
41. 能增強藥物補腎固精作用的炮制輔料是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姜汁
答案:C
42. 炮制后可降低藥物寒性的是( )
A. 石膏煅制
B. 知母鹽炙
C. 黃柏酒炙
D. 黃芩炒黃
答案:A
43. 以下哪種藥物炮制時常用麩炒法( )
A. 枳殼
B. 黨參
C. 山藥
D. 蓮子
答案:A
44. 采用蒸法炮制的藥物,其目的不包括( )
A. 改變藥物的性能
B. 增強藥物的療效
C. 降低藥物的毒性
D. 便于藥物的保存
答案:D
45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止嘔作用的是( )
A. 生姜汁炙半夏
B. 酒炙黃連
C. 醋炙芫花
D. 鹽炙知母
答案:A
46. 下列藥物炮制后可增強止瀉作用的是( )
A. 肉豆蔻煨制
B. 訶子去核
C. 石榴皮炒炭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47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消食化積作用的是( )
A. 山楂炒黃
B. 神曲炒焦
C. 麥芽炒炭
D. 萊菔子生用
答案:A
48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質地變得疏松,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( )
A. 煅淬法
B. 煨法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B
49. 能增強藥物利水滲濕作用的炮制方法是( )
A. 茯苓皮炒黃
B. 澤瀉鹽炙
C. 薏苡仁炒黃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50. 下列關于中藥炮制對藥物溶解度影響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炮制可能會提高藥物的溶解度
B. 炮制可能會降低藥物的溶解度
C. 藥物的溶解度不受炮制方法的影響
D. 不同的炮制方法對藥物溶解度的影響可能不同
答案:C
51. 能增強藥物活血止痛作用的炮制輔料是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姜汁
答案:A
52. 炮制后可降低藥物刺激性,緩和藥性的是( )
A. 馬錢子砂燙
B. 蒼耳子炒黃
C. 川烏炮制
D. 巴豆霜制
答案:B
53. 以下哪種藥物炮制時常用土炒法( )
A. 白術
B. 黃芪
C. 黨參
D. 山藥
答案:D
54. 采用煅法炮制的藥物,其目的不包括( )
A. 改變藥物的質地
B. 增強藥物的療效
C. 降低藥物的毒性
D. 改變藥物的顏色
答案:D
55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潤肺止咳作用的是( )
A. 紫菀蜜炙
B. 款冬花蜜炙
C. 百部蜜炙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56. 下列藥物炮制后可增強固精止遺作用的是( )
A. 桑螵蛸鹽炙
B. 刺猬皮炒炭
C. 金櫻子去核
D. 芡實生用
答案:A
57. 炮制后可增強藥物清熱瀉火作用的是( )
A. 石膏煅制
B. 知母鹽炙
C. 黃柏酒炙
D. 黃芩炒黃
答案:A
58. 以下哪種炮制方法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,同時又能降低藥物的毒性( )
A. 炒黃
B. 炒炭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C
59. 能增強藥物健脾和胃作用的炮制方法是( )
A. 白術麩炒
B. 山藥土炒
C. 白扁豆炒黃
D. 以上都是
答案:D
60. 下列關于中藥炮制對藥物藥理作用影響的敘述,錯誤的是( )
A. 炮制可能會增強藥物的藥理作用
B. 未炮制的藥物藥理作用最強
C. 不同的炮制方法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影響可能不同
D. 炮制可能會減弱藥物的藥理作用
答案:B
二、多項選擇題
61. 中藥炮制的目的主要包括( )
A. 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
B. 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性能
C. 便于調劑和制劑
D. 提高藥物的凈度
答案:ABCD
62. 下列屬于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有( )
A. 蒸法
B. 煮法
C. 燉法
D. 淬法
答案:ABCD
63. 酒炙法的炮制目的通常有( )
A. 引藥上行
B. 增強活血通絡作用
C. 矯臭矯味
D. 改變藥物的作用趨向
答案:ABC
64. 以下哪些藥物炮制后可降低毒性( )
A. 馬錢子(砂燙)
B. 川烏(炮制)
C. 巴豆(制霜)
D. 蒼耳子(炒黃)
答案:ABCD
65. 中藥炮制常用的液體輔料包括( )
A. 酒
B. 醋
C. 鹽水
D. 蜂蜜
答案:ABCD
66. 采用炒法炮制的藥物,其炮制目的可能有( )
A. 增強療效
B. 緩和藥性
C. 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
D. 矯臭矯味
答案:ABCD
67. 以下哪些炮制方法可用于改變藥物的性能( )
A. 蒸法
B. 煮法
C. 炙法
D. 煅法
答案:ABCD
68. 醋炙法的作用主要有( )
A. 引藥入肝
B. 增強活血止痛作用
C. 降低毒性,緩和藥性
D. 矯臭矯味
答案:ABCD
69. 下列藥物中,炮制時常用蜜炙法的有( )
A. 黃芪
B. 甘草
C. 麻黃
D. 紫菀
答案:ABCD
70. 炮制對藥物化學成分的影響可能表現為( )
A. 某些成分含量增加
B. 某些成分含量減少
C. 生成新的成分
D. 成分的種類不變
答案:ABC
71. 以下屬于凈選加工內容的有( )
A. 挑選
B. 篩選
C. 風選
D. 水選
答案:ABCD
72. 鹽炙法的炮制目的包括( )
A. 引藥入腎經
B. 增強滋陰降火作用
C. 緩和藥物的峻下作用
D. 增強補腎固精作用
答案:ABCD
73. 中藥炮制中,蒸法可用于( )
A. 改變藥物的性能,如地黃蒸制后由清熱涼血變為滋陰補血
B. 增強藥物的療效,如五味子蒸制后酸澀收斂之性增強
C. 降低藥物的毒性,如草烏蒸制后毒性降低
D. 便于藥物的保存,如某些藥物蒸制后更易保存
答案:ABC
74. 下列關于炒炭的說法正確的有( )
A. 炒炭時要注意火候和時間,防止藥物灰化
B. 多數藥物炒炭后可增強止血作用
C. 炒炭是將藥物炒至表面黑色、內部焦褐色
D. 不同藥物炒炭的具體要求可能略有不同
答案:ABCD
75. 以下哪些藥物炮制后可增強消食作用( )
A. 山楂(炒焦)
B. 神曲(炒焦)
C. 麥芽(炒黃)
D. 萊菔子(炒黃)
答案:ABCD
76. 炮制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影響體現在( )
A. 增強藥理作用
B. 減弱藥理作用
C. 改變藥理作用的性質
D. 消除藥理作用
答案:ABC
77. 下列藥物炮制時常用砂燙法的有( )
A. 穿山甲
B. 龜甲
C. 鱉甲
D. 骨碎補
答案:ABCD
78. 中藥炮制中,水飛法適用于( )
A. 質地堅硬的礦物類藥材,如朱砂、雄黃
B. 質地疏松的植物類藥材,如花粉類
C. 有特殊氣味的動物類藥材,如麝香
D. 毒性較大的藥物,如砒霜
答案:AD
79. 以下哪些炮制方法可使藥物質地酥脆,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( )
A. 煅淬法
B. 煨法
C. 煮法
D. 蒸法
答案:AB
80. 蜜炙法的炮制目的主要有( )
A. 增強潤肺止咳作用
B. 增強補脾益氣作用
C. 緩和藥性
D. 矯臭矯味
答案:ABCD
三、判斷題
81. 中藥炮制是指根據中醫藥理論,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,以及調劑、制劑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。(√)
82. 所有藥物經過炮制后其毒性都會完全消除。(×)
83. 炒黃法只適用于植物類藥材的炮制。(×)
84. 酒炙藥物時,所用的酒一般為白酒。(×)
85. 蒸法屬于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。(√)
86. 醋炙法可引藥入肝,增強藥物的活血止痛作用,但不能降低藥物毒性。(×)
87. 中藥炮制后,藥物的性味、功效、作用趨向等方面一定不會發生改變。(×)
88. 蜜炙法主要用于增強藥物的潤肺止咳作用,不能緩和藥性。(×)
89. 質地堅硬的礦物類、貝殼類藥材常用煅法進行炮制。(√)
90. 水飛法可用于炮制毒性較大的藥物,目的是降低其毒性。(√)
91. 藥物炮制時,只要掌握了基本方法,不需要考慮藥物自身的性質。(×)
92. 鹽炙法可引藥入腎經,增強藥物的補腎固精作用。(√)
93. 所有藥材在使用前都必須經過炮制。(×)
94. 炒炭是將藥物炒至表面黑色、內部完全碳化。(×)
95. 炮制對藥物化學成分沒有任何影響。(×)
96. 中藥炮制的目的之一是便于調劑和制劑。(√)
97. 砂燙法主要用于炮制質地疏松的植物類藥材。(×)
98. 麩炒法可緩和藥物的刺激性,增強健脾和胃作用。(√)
99. 藥物經過炮制后,其藥理作用只會增強不會減弱。(×)
100. 煮法炮制藥物時,一般是將藥物與水或其他液體輔料一起加熱煮熟即可,不需要考慮火候和時間。(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