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要給孩子隨意貼標簽:
影片中的哪吒,作為 “魔丸” 轉世,從出生便被貼上 “頑劣”“危險” 的標簽,但他實際上有著自己的閃光點,比如敢作敢為、勇于承擔后果、擁有天馬行空的創意。這啟示我們在教育中,不能僅憑第一印象或某些表面行為就給孩子下定義,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力和價值,應該以開放、包容的心態去發現和引導。
對比之下,敖丙在一開始被東海龍王給予厚望,被龍王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規劃人生道路,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標簽化的行為。孩子應該有自己的選擇和發展道路,家長和教育者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。
2、采用鼓勵式教育:
太乙真人和李靖夫婦沒有將哪吒 “標簽化”,而是順應他的閃光點因勢利導,結合其天賦和能力,引導他成為守護者,并強化其正向行為模式。這種鼓勵教育促使哪吒逐漸將 “破壞力” 轉化為 “保護力”。這提醒我們在教育過程中,要多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,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和自信心,讓他們敢于嘗試和探索,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。
3、培養孩子 “敢闖會創” 的精神:
電影中,哪吒和敖丙喊出 “若前方無路,我便踏出一條路;若天地不容,我就扭轉這乾坤”,展現出了敢于突破常規、挑戰命運的精神。在當今社會,創新和創業精神至關重要,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勇于面對困難和挑戰,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,讓他們在未來能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,并在不斷的嘗試和失敗中總結經驗,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4、言傳身教的重要性:
面對陳塘關百姓的誤解和敵意,李靖夫婦沒有抱怨,而是默默承擔起守護的責任。他們正直善良、勇敢擔當的品質,對哪吒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。這說明家長和教育者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,我們要以身作則,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和行為去影響孩子,讓他們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。
5、嚴慈相濟,寬嚴并濟:
當哪吒因被誤解而沖動闖禍時,李靖會嚴肅地批評教育,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,承擔相應的責任;而在生活中,又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。這種教育方式讓哪吒在感受到愛的同時,也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。在教育中,我們既不能過于嚴厲,讓孩子感到壓抑和恐懼,也不能過于溺愛,讓孩子缺乏規則意識和責任感,要把握好嚴與慈的平衡,讓孩子在愛與規則中健康成長。
6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:
哪吒生性活潑、充滿反抗精神,李靖夫婦沒有強行壓制他的個性,而是允許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天性,并根據他的年齡、個性特點和能力進行科學引導。同時,東海龍王敖光最終也學會放手,尊重敖丙的獨立選擇。這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路徑,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和自主選擇,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才能,讓他們能夠成為真正的自己。
7、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:
李靖夫婦在與哪吒相處的過程中不斷成長,從最初對哪吒魔丸身份的擔憂和焦慮,到逐漸學會信任哪吒,放手讓他去面對挑戰。而哪吒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苦心,學會了擔當和責任。這表明教育是一個相互的過程,家長和孩子在共同成長,我們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系,相互學習、相互理解,共同進步。